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中国、美国与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的结束(二)

0
分享至

影响中国在危机后期决策的一个突出原因,是对在台海地区存在战争危险可能性的判断,这种判断包括了两点基本估计:第一,美国已将防线扩大到沿海岛屿;第二,美国可能在冲突中使用核武器。有关第一个问题,从1月底至2月上旬《人民日报》的社论及《世界知识》的文章都显示了中国对这一前景的基本判断。《人民日报》在评论艾森豪威尔致国会的咨文时指出,艾森豪威尔的咨文是“战争咨文”,因为他“要求国会授权他使用美国武装部队公开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澎湖和沿海岛屿并对中国大陆发动直接的武装侵略”。同时《人民日报》的社论反复强调,“美国政府还企图进一步侵占我国沿海岛屿,作为它进攻我国大陆的桥头堡”,把台澎、沿海岛屿变为美国的军事基地。而《世界知识》的文章对这一点说得更为明确。在评论艾森豪威尔的咨文时指出,这一咨文的目的就是“在必要时使用美国武装部队来公开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澎湖和中国沿海岛屿,并对中国大陆发动直接的武装侵略”;在评论杜勒斯2月16日在外交政策协会演讲时更为激烈地斥之为“强盗逻辑”,文章强调,因为在杜勒斯看来,“为了保障美国的‘安全’,美国就必须占领台湾;为了台湾的‘安全’,美国就必须侵占中国的沿海岛屿;再进一步就是为了保障沿海岛屿的‘安全’,就非进占中国大陆不可”。另外,1955年1月底美国国务院向驻苏使馆通报了美国对沿海岛屿的所谓的“新政策”,要求苏联能在说服中国“约束”自己的行动上发挥其作用。苏联驻美武官曾经在一次非正式宴会上向美方询问:如果中国进攻台湾地区并占领了沿海岛屿,美国将采取什么对策。得到的回答是,那将意味着同美国开战。目前尚无档案证实苏联是否向中国透露过此类情报,但中国这一时期的宣传则反映了中国对局势的看法。同时,另外一则中国方面公开的史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1955年1月28日,英国驻苏大使威廉•海特尔约见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时说:“如果中国政府根据美国部队决不会在这些岛屿地区援助他们的国民党盟友这一假设来制定他们的计划,那将是极其危险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也引起了中国决策者在危机后期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在1955年1月28日接见芬兰大使时指出:“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来自美国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周恩来在1月31日的国务院会议上也说:“我们中国人民,觉得原子弹没有什么了不起……美国想用恐怖吓倒我们,但是吓不倒我们。我们要掌握原子弹。我们要对人民进行很好的教育。一方面,我们要认真进行工作,积极地促进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号召人民起来,反对使用原子武器、反对进行原子战争。”为此,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中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对制造和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参加签名运动的不仅有政界、科技界、文艺界、宗教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而且还有天南海北的各地人民。到1955年3月份,全国已有三亿人参加了签名。同时,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展了这一运动。《人民日报》、《世界知识》等主要报刊不断发表文章,揭露美国企图发动核战争的阴谋,《人民日报》从2月中旬开始还开辟了《坚决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专栏,专栏中发表的文章指出:虽然美国在东方和西方加紧准备原子战争,但“在全世界人民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运动的时候,谁先使用原子武器,谁就不能逃脱战争罪犯的命运,落得可耻的下场”。这些文章还说,就原子武器而论,美国已经落后于苏联。“最怕原子武器的,并不是中国和苏联,而是工业集中的美国”。中国的这些行动显然是要制造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舆论。

对于上述情况,周恩来1955年4月23日回答美国《民族》周刊记者提问时说:“在现在的台湾局势中的确存在着新的国际战争的危机,但现在的形势是否会导致大战,决定于美国。”在4月30日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电报中,周恩来更为明确地指出:“由于美国的干涉,台湾地区随时有爆发国际战争的可能。”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如果台湾海峡在当时的情况下爆发战争,对中国争取和平环境以及国内的经济建设显然都是非常不利的。对台海形势的这一分析,是影响危机后期中国决策的重要因素。

台海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周边国家对此反应不一,除少数国家支持中国的行动外,大多数国家对中国的行动持担心和怀疑态度,甚至还有一些国家采取完全敌视中国的政策。在1955年年初台海危机开始进入高潮后,亚洲一些国家对局势表现出明显的担忧。缅甸政府认为目前台湾海峡形势“将使国际形势更加紧张”,它呼吁使用和平手段来解决问题,并称缅甸愿意帮助中国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印度尼西亚政府希望局势的发展不会“直接危及世界和平”,同时希望中国不要“急于在这一时候解放它所有的领土,特别是在它宣布愿意参加亚非会议的时候,它不会采取这种不利于它自己的行动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发表声明指出,“东亚的平静被现在正在中国大陆沿海进行的战争所扰乱”,日本希望“通过联合国的斡旋来迅速安排停火,以便保持台湾海峡的和平”,希望中国“将忠实它所宣布的和平共处的政策,并以适当的行动来证明”。印度总理尼赫鲁也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应在台海地区避免使用武力,寻求和平的解决办法。

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对中国持敌视立场,甚至主张用“两个中国”、“台湾独立”以及“联合国托管”等方法解决台湾问题。泰国宣称,台湾当局是“联合国公认的合法政府”,中国解放台湾是“侵略行为”。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公开声明,应该给予台湾以一个独立国的地位,台湾人民可用选举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领袖;否则,联合国将对台湾实行托管。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甚至说,承认台湾和中国,可能是解决目前国际僵局的“最好方法”。菲律宾和日本还公开表示支持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打击。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在1955年2月3日宣布,“台湾和菲律宾在这一部分世界抵抗侵略的防御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菲律宾对台湾海峡局势不能“漠不关心”,因为台湾对于“我们的国家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必须保持自由和留在友好国家的手里”。日本首相鸠山一郎3月10日对合众社记者表示:“两个中国”是解决问题的现有的最好办法,并称一旦爆发战争,美国可以“自由地使用日本基地,以进行或支持美国对红色中国的军事行动”。这些亚洲国家的反应和政策对危机后期中国的决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当中国决定参加万隆会议的时候。

另外,苏联在危机中的政策也对中国的行为产生了相当微妙的影响。从现有的一些资料看,苏联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并不十分了解,对中国采取的政策也持怀疑态度。虽然苏联在联合国多次抨击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但对于苏联是否在这次台海危机中向中国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目前尚无两国直接的档案材料来加以印证。苏联驻美大使在3月初危机高潮的时候曾对新西兰驻美大使孟罗说,苏联虽关心台海局势,但他们感到无法控制中国的行动。苏联领导人在1955年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期间曾向西方表示,苏联担心中国,他们同西方一样希望“金门和马祖能沉没海底”。这似乎反映出苏联对中国政策的不满以及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微妙关系。

鉴于上述形势,中共中央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后开始考虑改变中国的政策。在军事上,暂时搁置原定的攻占马祖的作战行动,并逐步停止了对国民党控制的沿海岛屿的炮击。在宣传上,淡化抨击美国的调子。进入三月份后,中国明显降低了谴责美国的宣传程度,《人民日报》在整个三月份已几乎见不到前一阶段那样的猛烈抨击美国政策的社论和文章了。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中国愿意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愿意同美国进行谈判缓和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1955年2月6日至10日,周恩来同哈马舍尔德就台湾问题交换信件时向美国提出建议,希望它“坐下来同中国面对面的谈判”。周恩来在4月4日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送交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的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主张通过国际协商和缓并消除国际紧张局势,包括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在内。”4月15日在仰光同缅甸总理吴努会谈时周恩来也指出,如果美军撤出台湾,中国是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中美之间的敌对关系,是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造成的,如果美国放弃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中国也准备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美国发表声明。但周恩来同时强调,这一切目前只是一种希望,中国并不期望美国政府立即改变态度,“但中美关系终究会改善的,即使等上一百年也可以,世界上的国家不会永久处于对立状态”。这些都明确表明了中国政策的显著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充分利用万隆会议,向周边国家解释和说明中国的政策,向美国发出缓和局势的信息,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多次向一些与会者说明在台湾问题上存在着两个性质完全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是行使自己的主权,实现领土完整和国家的统一,这是中国的内政;“美国侵占台湾并干涉中国人民解放沿海岛屿,造成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是中美之间的国际性的问题”。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和缓和消除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国愿意就国际性问题进行谈判,或举行国际会议或进行中美直接谈判。但周恩来强调,中美之间并不存在战争,因此谈不到停火问题;“美国提出的停火问题,是要做一笔买卖,以蒋介石军队撤出金门、马祖来换取中国人民放弃解放台湾的要求和行动,换取中国在事实上承认美国侵略台湾的合法化,换取中国承认两个中国的存在。这是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绝对不能同意的”。周恩来还谈到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但这同中美之间的谈判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会议期间,亚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受杜勒斯之托,同时也是出于它们对远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关注,希望周恩来能在台湾问题上发表一个声明以表明中国的立场,于是周恩来发表了影响危机结局的著名的4月23日声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为此周恩来总结说:“四月二十三日的声明已经发生了影响,对于亚非会议取得协议也起了作用。”他还强调指出:“半月来的外交接触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证明美国是需要同中国谈判的。”在美国对中国的声明做出积极的反应后,中美便开始准备进行直接的会谈。

二、中国对结束危机的设想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声明,表示中国愿意同美国进行缓和台湾局势的谈判,同时也认为美国同样需要同中国谈判。但中国对中美谈判的实质内容与美国有极大的不同。1955年5月9日,英国驻华临时代办杜维廉约见周恩来,称英国外交大臣麦克米伦询问如何使一个有结果的中美谈判得以实现,是否需要英国将有关口信转告美国。周恩来说,对此问题,中国研究后再作答复。中国注意到杜勒斯最近关于中美谈判的声明中说“可以没有蒋介石参加”这一点,但周恩来强调指出:“杜勒斯说中美坐下来谈的题目是停火问题,这是文不对题。中美之间不存在战争,谈不上停火问题。中美谈判的题目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同时,周恩来接见印度尼西亚驻华临时代办维约维尔多约,就印尼总理询问中国是否赞成在中美解决台湾问题上接受印尼的斡旋时回答说,中国欢迎任何国家斡旋。周恩来的上述谈话表明中国在中美谈判问题上的立场,同时也表明中国在没有与美国进行直接交流的渠道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英国和参加过万隆会议的一些国家进行斡旋,从而达成中美之间的直接会谈。在这一过程中,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英国等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亚洲国家中,首先是印度希望能在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发挥重要作用。万隆会议结束不久,印度总理尼赫鲁宣布他将派印度驻联合国大使梅农访问中国,并表示不论是否得到有关国家的斡旋请求,印度都将寻求谈判的可能性。从5月12日至20日,梅农在北京同周恩来进行了六次会谈。梅农向中国提出了分三个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第一阶段,双方采取一些缓和紧张局势的措施,中国释放美国空军人员,美国让中国留学生回国;第二阶段,在台湾海峡造成事实上的停火,使国民党军队撤出金马,然后在中美之间以及中国中央政府同台湾当局进行谈判;第三阶段,实现台湾问题的长远解决。

周恩来对梅农的努力表示欢迎,并向他解释和说明了中国的基本立场,周恩来着重指出:第一,缓和紧张局势必须是双方的,应促使国民党从金马撤出,中国同意在规定的期限内让它撤出,使中国和平收复这些岛屿,但这并不表明同意杜勒斯的“停火”以及承认美国侵占台湾合法化和“两个中国”。第二,除金马问题外,中美还可以在其它问题上采取步骤缓和紧张局势。对美国而言,取消对中国的禁运和允许在美的中国人自由回国;对中国来说,妥当处理在华美国人的问题,或释放或驱逐他们,另外同意美国人到中国访问。第三,中国愿意同国民党谈判,同国民党谈判的议题是停火问题与和平统一问题。周恩来同梅农的谈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对待谈判的基本立场。

梅农回国后,印度向美国透露了中国的意愿和立场。5月27日,尼赫鲁致函艾森豪威尔,希望美国同意梅农到华盛顿通报其北京之行,并表示梅农已经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进展。梅农在去美国途中经停伦敦,向英国说明了有关斡旋的设想及他认为已取得的进展。梅农强调指出,中国将同意把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作为谈判的主题之一,虽然中国反对正式停火,但会默认目前的平静持续下去。对美国关心的在华美方人员,中国将采取积极措施。正如本章以后的研究所揭示的,印度的斡旋遭到了美国和英国方面的反对和拒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但印度依然是中国向美国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中国也欢迎印度尼西亚进行调停活动。印尼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危机期间就一直关注局势的发展,万隆会议后更希望在缓和局势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1955年5月下旬,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应邀访问中国。毛泽东在同他会谈时指出,中国人民非常需要和平,战争会破坏革命成果,妨碍经济建设,中国愿以和平方式同美国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问题,可以同美国签订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和平条约。27日周恩来在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会谈时,说明了中美会谈的可能性,表示欢迎同中美两国都有友好关系的国家为中美会谈铺平道路。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说,印尼政府准备斡旋中美关系,具体的设想是,可以通过各方采取缓和紧张局势的行动创造良好气氛,为中美双边谈判提供一切帮助。他还建议,中国如能释放在押的美军人员,将有助于美国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回国后指示印尼驻美大使会见美国官员,以了解美国对印尼参与斡旋的态度。美国同样拒绝了印尼的调停。与此同时,缅甸总理吴努、巴基斯坦总理阿里、菲律宾外长罗慕洛以及泰国旺亲王等人的调停努力都遭到了美国的拒绝。

在亚洲国家进行调停没有实际结果的情况下,中国更加重视英国在促使中美谈判中的作用,并对英国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5月26日,周恩来接见杜维廉,进一步阐明中国对中美谈判问题的看法,强调了中国对待这一问题的四点原则立场:第一,为了中美之间进行谈判,双方应采取一些针对台海地区的直接或间接的行动来缓和紧张局势,这并非谈判的先决条件,而是表示各自的诚意。中国已经在万隆会议和一些声明中表明了中国愿意缓和紧张局势,因此希望英国能说服美国也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中国赞成在谈判前进行外交接触,中美两国在莫斯科、新德里和伦敦的外交人员可通过三国政府进行接触。第三,中国政府认为谈判的主要问题应是缓和及消除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中国同意苏联政府所提议的召开十国会谈的建议,但与会国可多可少,也可是中美之间的直接会谈。最后,蒋介石不得参加此类国际会议,中国政府希望同蒋直接会谈,因为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谈判,一个是国际的,一个是国内的。中国政府争取都能开成,或是同时举行,或是分开举行,尽管两者有关系,但不能同时举行。英国在了解到中国的基本立场后,对美国施加了很大的影响,促使美国同意同中国进行直接的会谈。在此过程中,英国政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2 3 4 显示全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妈呐喊想看海 小S家Elly海边度假 Lily背大S包炫富 网友:三打S精

S妈呐喊想看海 小S家Elly海边度假 Lily背大S包炫富 网友:三打S精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4-26 00:57:37
哈登三个前队友均捧场!欧文保罗都来了 贝弗利携绝美女友观战

哈登三个前队友均捧场!欧文保罗都来了 贝弗利携绝美女友观战

Emily说个球
2025-04-25 13:23:38
“弗拉基米尔,住手!”特朗普罕见公开谴责普京!俄罗斯提出停战条件

“弗拉基米尔,住手!”特朗普罕见公开谴责普京!俄罗斯提出停战条件

上观新闻
2025-04-25 10:43:10
四川保姆偷偷抱走雇主儿子,26年后嫌孩子没出息主动归还,生母懵了:那我养的孩子又是谁?

四川保姆偷偷抱走雇主儿子,26年后嫌孩子没出息主动归还,生母懵了:那我养的孩子又是谁?

读史
2025-04-24 07:03:49
内维尔:利物浦将碾压式屠杀热刺,4-1大胜夺冠!

内维尔:利物浦将碾压式屠杀热刺,4-1大胜夺冠!

直播吧
2025-04-25 18:49:50
58岁刘嘉玲晨跑引争议:穿紧身裤不遮臀部,被网友点评“没一点老人样”

58岁刘嘉玲晨跑引争议:穿紧身裤不遮臀部,被网友点评“没一点老人样”

LadyDaily
2025-03-15 18:07:56
丁真彻底翻车!刘涛暴怒离场,曾志伟当众发飙:你是演戏还是玩的

丁真彻底翻车!刘涛暴怒离场,曾志伟当众发飙:你是演戏还是玩的

姩姩有娱呀
2025-04-25 21:10:37
杨荫凯,赴任浙江

杨荫凯,赴任浙江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4-25 21:51:42
突然发现,g与π²竟然极为接近,我好像发现了世界的bug!

突然发现,g与π²竟然极为接近,我好像发现了世界的bug!

果壳
2025-04-25 16:10:07
一场让人心塞的比赛:河南队明明可以拿3分,最后却输给了国安

一场让人心塞的比赛:河南队明明可以拿3分,最后却输给了国安

肖语谈
2025-04-26 00:22:19
周正毅办64岁大寿!李玲玉亲自献唱,席开50多桌,现场炫耀不断

周正毅办64岁大寿!李玲玉亲自献唱,席开50多桌,现场炫耀不断

娱圈小愚
2025-04-25 08:53:47
将晚饭时间改到这个点!全身受益

将晚饭时间改到这个点!全身受益

福州晚报
2025-04-13 18:19:26
新处理器不好卖!Intel:客户都在买老CPU

新处理器不好卖!Intel:客户都在买老CPU

快科技
2025-04-25 15:56:08
大部分人都是被最亲的人给慢性折磨死的,很多病是不和谐相处得的

大部分人都是被最亲的人给慢性折磨死的,很多病是不和谐相处得的

诗词中国
2025-04-11 13:14:11
我和陌生女人工地搭伙3年,直到她离开后,我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我和陌生女人工地搭伙3年,直到她离开后,我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白云故事
2025-04-19 15:45:03
重伤66天,郭艾伦面对央视爆料!戳他眼的队友20多岁,身高超2米

重伤66天,郭艾伦面对央视爆料!戳他眼的队友20多岁,身高超2米

嘴炮体坛
2025-04-25 21:10:50
地面已经交火,印巴局势雪崩式恶化,歼-10CE升空接受加油

地面已经交火,印巴局势雪崩式恶化,歼-10CE升空接受加油

车马点兵V
2025-04-25 17:16:11
突破美国封锁!李家超发声: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突破美国封锁!李家超发声: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证券时报
2025-04-25 17:54:07
重庆好色院长包养20名情妇,案发后,竟因一本日记被判十二年

重庆好色院长包养20名情妇,案发后,竟因一本日记被判十二年

朝暮书屋
2024-04-24 16:57:00
40岁女子每天要过七八次性生活,情夫不堪折磨,分手不成把她杀了

40岁女子每天要过七八次性生活,情夫不堪折磨,分手不成把她杀了

丫头舫
2025-04-18 15:17:51
2025-04-26 07:28:49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将留在俄罗斯 泽连斯基:绝不承认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将留在俄罗斯 泽连斯基:绝不承认

体育要闻

‍跑得最快的院长来啦!苏炳添担任暨大体育学院院长

娱乐要闻

王菲被讽刺为愚妇 张柏芝最终还是赢了

财经要闻

政治局会议传递积极信号 机构热议6大看点

科技要闻

文心模型再降价80%,李彦宏:我打下了价格

汽车要闻

"下一代纯电宝马"提前体验 用代码编译驾驶乐趣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时尚
本地
手机

数码要闻

爆料称iOS 19将加入外接屏幕模式,iPadOS 19聚焦生产力提升

亲子要闻

宝宝真的需要补充γ-氨基丁酸吗?让孩子成长更快的方法

今年春夏一定要拥有的衣服,气质又高级!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汉川文旅新体验:千年陶艺邂逅湖光

手机要闻

小米16再曝:全系直屏 标准版无缘潜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