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金冲及谈百年中国史:毛泽东功劳过大

0
分享至
曾经有一位负责同志跟我讲过,南宁会议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南宁会议前,毛基本上在政治局中间的,比如说抗美援朝,他很早就下了决心要打,很多人不同意,他还是反复开会商量。但是南宁会议之后,他从政治局之中变成之上了。

《博览群书》 2009年第12期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金冲及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114万字的四卷本著作,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近日,本刊对他进行了专访。

关注民族复兴走过的道路

问:您的《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探讨的是中共在解放战争中为何仅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最后胜利。这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主要想探讨什么问题?

金冲及:为什么写这本书呢?我想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方面的。20世纪过去了,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20世纪这样,进步这么大,变化这么快。从不好的方面来说,两次世界大战死了那么多人,带来那么大的灾难;从好的方面来说,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出现了苏联十月革命和后来的新中国。另外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20世纪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一个变化的时间。20世纪打开第一页,八国联军就占领了北京,而且控制北京整整一年。也很巧,20世纪几乎一半一半,前一半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决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问题;1949年到2000年刚好也是一半,要解决的是怎么建设一个新国家、新社会,解决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问题。世纪初的中国跟今天的中国比,完全是两个世界。怎么会在100年中间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这个问题需要解答。国外有人也写过20世纪的历史,但关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现在一部也没有。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我觉得应该有一部这样的历史。

从主观方面来讲,我有一个有利的条件:我教过十几年中国近代史,那时讲的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我从1953年开始在复旦大学开课,一直开到1965年,讲了十几年,都是讲晚清和民国初年的这段历史。1981年,开始主编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等几部传记,又研究共产党的历史。研究共产党,不能不了解国民党,研究国民党的历史,这样就把国共这段历史也研究了一遍。

梁启超曾经批评曾国藩的年谱,说有一个很大缺点,就是只讲曾国藩讲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而没有讲太平天国的情况。但曾国藩的活动和太平天国的情况是相互因应的,只讲曾国藩一面的事,后人来看,还是了解不了那时的真实情形。所以对国民党的研究,我还是花了比较大的力气。另外,我是受国民党的教育长大的。我进大学时是1947年,1948年入党,在复旦大学。对国民党的书还是读得比较多的。现在我在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带博士生,两个方向,中共党史和中华民国史。改革开放以后,我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参加过中央的会议,还参与过起草一些文件,所以改革开放的历史大体也知道。这是我写这部书的一个有利的条件。

这部书有一个主题,就是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的道路。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理由很自然,20世纪初,中国到了灭亡的边缘,接着日本又加紧侵略。大片土地沦亡,为什么到世纪末中国人不但站了起来,而且能有今天这样一个局面?某种程度上,不光在国内,国际上很多人也觉得很好奇。怎么变过来的? 用这个主题,就把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贯穿起来了。

问:您的这部书用了很多新发现的材料。请就这一点谈谈。

金冲及:这一点不要过分强调。这本书里引用了一些人在某些会议上的讲话记录,有些是没有正式发表过的;如果是已公布的,我会注明出处。但是,大体上都分散在我以前主编的书里和发表的文章里。因为那是我的职务作品,我可以用大量的没对外公布过的档案资料。但我不能在自己个人写的书里面,大量对外提供档案。当然这本书里也有很多是别人没有怎么用过的材料档案,比如说蒋介石日记、陈诚的回忆录,还有陈诚的书信集,现在引用的人很少。我没有有意去用别人没有见过的材料,要说有什么侧重的话,就是台湾的材料用得比较多,比如黄郛、吴稚晖、谭延阊等人的日记。别人没有怎么用的,我用得比较多。

目的与手段

问:这本书中的有些分析,我感觉您融入了自己亲身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验。比如写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原因,他们“心甘情愿地准备牺牲原被他们看作至高无上的某些个人自由,甚至在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当然不是什么受到外来力量的支配,而是他们自己深思熟虑和反复权衡的结果”。这种个人的情感因素,是否会影响您作为一个史家的客观?

金冲及:一个人有没有人生的体会,对于理解过去的历史关系很大。任继愈讲过这么一段话,一些历经国家的苦难,饱受了列强欺凌的人,他才会有那么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国家的独立是多少先烈一代又一代的奋斗才得到的。他说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很难体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本来就是这样的。对过去的历史没有切身体会的话,就容易仅根据一些书本上的记录,拿今天的环境、今天的状况来想象当时的事情。这种想象出来的事实就可能离历史很远,离真实很远。

问:读20世纪中国的历史,我感觉有一个目的和手段的问题。法国大革命时期,罗兰夫人有一句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手以行!”只要目的崇高,或者是出发点良好,是否意味着就可以不计任何手段?

金冲及:要讲目的与手段,我又要用自己的人生体会来讲。我是1947年到复旦大学念的历史系,说实在的,那个时候念历史系要经过很大的思想斗争。因为要想到念了历史系出来,能不能找到工作,有一个吃饭问题。但我就是喜欢历史。对我来说,它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有吸引力。但是,后来客观的环境迫使我没法好好读下去了。抗战胜利了,对国民党我也曾寄以很大期望,但这种期望很快就破灭了。那个时候的状况,现在年轻人无法想象。当时有一幅漫画,讲一个人坐在那里吃面条。坐下的时候,面条是1000块一碗;吃着的时候,变成2000块了;等他吃完出来要付账的时候,变成3000块了。漫画的题目叫“一刻千金”。这是当时的事实。

国民党的特务统治,现在的年轻人也很难想象。新学年开始,有新生来报到,我们就去发一些各学科的介绍材料。正在校园里走着,背后一个人一下子把手插到我口袋里,我掉头一看,这是我认识的一个训导员。我说你干什么,他说我看你口袋里是什么东西。复旦大学还算可以,在上海的暨南大学,有特务带着枪来查宿舍。这一切使你感觉,如果国家没有前途,你个人一点希望也没有;但是你要反抗的话,光靠个人没有什么用处。正因为这样,才会下狠心抛弃自己的爱好,还准备牺牲一切,牺牲个人的自由,去追求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我愿意承担这种牺牲。

至于罗兰夫人,她是比较温和的。法国大革命中,很多人被送上了断头台。尽管如此,法国大革命对世界的功绩是不可替代的,绝大多数人也是承认的。当然也不是说 不择手段,没有任何原则,不顾一切地去做,而是要尽力减少付出的代价。有明确目的,又准备做出若干牺牲,来换取更大的东西,那还是值得的。

反过来说,德国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经过法国大革命那么一段经历,旧的东西保留得比较多;日本明治维新,保留旧的东西也比较多。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跟日本这两个国家,都走上了法西斯或军国主义的道路。我看就跟它们以前没有经历过一次暴风雨式的革命扫荡有关。

要进行这样一场大革命,希望革命能够成功,又希望中间不出现任何过分的地方,什么情况都不出现,那是很难的。但是作为领导者,他应该要尽量地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或者不应该有的措施。也就是说,并不是目的正确,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不择手段,不要任何原则。

问:晚清政府一再错过改革的机遇,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放弃他们手中的特权和既得利益。这种对权力、对财富不知餍足的贪婪,导致了革命的爆发,最后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得到了应有的下场。难道他们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吗?

金冲及:不明智的人越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他会想法把权抓得更紧紧的,更要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变动,怕威胁到他。

到了末期,清朝已经没有办法改革了。从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在财政经济上已完全破产了,靠向外国借债。向外国借债的话,就要许给他各种各样的权益,然后一切都要听从外国,包括地方多数的官员都要听从外国人的。所以陈天华讲,认为朝廷不可反吗?今天的朝廷早就是洋人的朝廷了。你能让他改变这种状况?不听洋人的,也不增加赋税,这个政府就要垮台。在这种情况下,走向革命这条道路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能够不革命就实现好的局面的话,谁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去革命。清末特别是西太后死了以后,也确实没有能驾驭整个局势的人了。不把它推倒,而希望它主动进行根本的改革,事实上做不到了。如立宪派也把利害给统治者讲清楚了,要求把立宪的时间提早,但统治者连这也不能接受。本来立宪派是很温和的,后来他们也大批地支持革命。清朝到了那个时候没法救了。

迷信武力导致和平破裂

问:从辛亥革命爆发,到军阀统治,到共产党统一,中国一直处在动荡时期,没有实现平稳的政权更替。原因在哪里?

金冲及:谁都希望和平的实现。比如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候,当初苏联派来的顾问要共产党帮着国民党取得胜利。当时,政权在国民党手里,军队也在国民党手里,共产党主要是搞工人、农民运动,没有多大力量。但是国民党不能容忍,他不是用和平讨论的办法,而是突然袭击,一点警示都没有就开始大屠杀。

在国民党屠杀政策面前,是束手待毙,还是起来反抗?让人家来杀当然是不可能的。第一次分裂,共产党采取武装斗争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关于第二次分裂,我看了很多材料。抗战胜利以后,共产党是希望能够实现和平的。李一氓说那时候延安要他在苏北淮阴那里找个地方,中共中央准备迁到那里,便于参加联合政府,可以随时到南京去。但蒋介石认为,他可以用武力消灭共产党。我用的是台湾的材料,说何应钦和陈诚分别向蒋介石提供方案,何做的计划是两年到三年消灭共产党,陈做的方案是三个月到六个月消灭共产党,最后蒋介石采用了陈诚的意见。这种状况下,你怎么办?最初战争是自卫战争。武力反抗是不得已的事情。所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特地出了一本小册子《战争的责任属于谁》,就是讲这整个经过。

蒋介石这个人特别迷信军事力量,我已在《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那本书里讲过了。

问:打AB团、肃反运动,杀了很多红军的官兵。您的这本书里没有提到这一段,出于什么考虑?

金冲及:当时那个环境里面,共产党最怕被混进内奸,干军万马里混进一两个内奸的话,可能一下子就完了。但究竟哪些是内奸,又不清楚,客观上不得不面对这种形势。另外一点,当时整个中央的指导思想长期左倾,这不是个别区的问题。我们从来不否认这些事,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不仅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也包括历史上的这些。这本书里没有写到,一是因为篇幅,100多万字写100多年的事情,一年就一万字,篇幅有限;二是本书的主题是写中华民族怎么从衰败走向复兴,有些内容就没写进来。

过于激进的运动

问:历次运动,包括早先的土地改革,到三反五反,书里都提到过激行为。为什么会有过激行为存在?

金冲及:我讲一个远一点的事情。义和团一百周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争论。有一位同志跟我讲,说义和团不应该肯定它,那么迷信、愚昧,最后被清朝政府利用。我说,当时中国人受外国人欺负太厉害了,很多人要反抗,但当时中国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有知识的、有眼光的社会力量,一般就是农民,或者城市贫民以及小地主,他一干起来,就难免会过头。我在义和团一百周年的一次国际讨论会上致开幕词讲,因为那个时候只有这些力量,他要起来反抗,就必然同时带来那么些过头的愚昧的事情。不能因为义和团有愚昧、落后的东西,就否认它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性;同样也不能因为要承认它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性,就否认它的愚昧、落后性。

美国独立也好,法国大革命也好,中间都有许多过头的不那么好的东西。这些我们都不否认,雨果《九三年》表现的确实是事实,但是世界历史要写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依然充分肯定它们的进步意义。

问:书中第790页,有北大校长马寅初提出节制生育的内容。马先生1959年因此受到围攻和批判。1960年被迫辞职,全国人大常委的职务被罢免的事实却没有写。为什么?

金冲及: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的是邓小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讲这个问题的是邵力子。批判马寅初当然是错的,批判他的是陈伯达和康生。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毛泽东批判马寅初的话。1954年人口普查将近6亿人,说超过6亿,是把台湾、港澳和华侨都算在内。1964年,隔了10年人口增加了1亿。人口增加最快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年人口突破了7亿;1974年人口突破8亿。可以看出,人口并不是在1958年以后立刻大幅度增长。还有一个统计数字,错误批判马寅初前后,1957年人口的出生率是千分之34.02,1958年是千分之29.22,1959年出生率是千分之24.78,出生率下降了。这是两件事,批评马寅初是错的一回事,并不是说一批马寅初就多生了3亿人。1960年人口减少1000万,1961年又减少300万,到 1962年人口增加了1700万。在那个时候还谈不上计划生育。带有恢复性的。到了1964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最大的。1964年开始超过7亿,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我发现,流行比较广的说法常常靠不住。因为讲“批错一个人多生3亿人”,很容易记。

问:统购统销,取消了农民对自己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和交易权。在我看来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剥夺。您怎么没有提及农民在这里面做出的巨大牺牲?

金冲及:当时陈云考虑了8个方案。说实在的,工业化发展以后,城市的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严重缺少粮食,私商又乘机到农村抢购。城市如果一断粮,后果可就严重了。1961年1962年的时候,上海的杨西光跟我讲,上海的存粮只有3天了。怎么办?统购统销。当时也考虑过很多方案,不统购的话,得不到粮食,城市里必然要出现断粮的情况。这种办法在当时也是不得已的。为什么到了三年困难的时候,两千万人回乡了?是农民养不起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养不起那么大的工业了。

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我参加一个讲话的起草。在讨论的时候,我发言说:我看一些电视里讲的,很反感。说那个时候粮票、布票,买东西都要票证;今天商店里面什么都有,那么繁荣,好像挺“忆苦思甜”似的。事情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在那个时候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假如没有这些粮票、布票,放开市场,自己定价,有钱就买,那一般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者,连最起码的穿衣、吃饭都不能保证。统购统销带来了布票、粮票、油票,可以说是不得已的,事实上只能这样做。

毛泽东前期功劳太大

问:从您的书中写到的历史事实看,毛泽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想打倒谁就打倒谁,像邓小平等,他想干什么都一定能干成,很多事都是不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金冲及:说实在的,因为前期毛泽东的功劳太大,而且往往很多人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结果他都做到了。这样造成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他自己越来越自负了,凡是他的想法都是对的;另外别人也常想也许他仍是对的,后来发展到个人专断。这是不用讳言的事情。曾经有一位负责同志跟我讲过,南宁会议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南宁会议前,毛基本上在政治局中间的,比如说抗美援朝,他很早就下了决心要打,很多人不同意,他还是反复开会商量。但是南宁会议之后,他从政治局之中变成之上了。

问:1957年反右之前。共产党请大家提意见,一开始有的人不敢提,党组织的人就去动员;大家就提意见。后来开始反右,这些人被整治了。您的书里面不愿意说当时的情形是引蛇出洞。为什么?

金冲及:我没有说不是引蛇出洞。我这样讲的,最初是整风,让大家提意见,这个目的不是引蛇出洞,这是最初。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文章发表的时候,这里面最突出的是干部跟群众的关系,也是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所以让大家提意见。但是提的意见里面,有些意见是直接要求改变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没想到,比如政治设计院的问题、小知识分子领导大知识分子的问题。加上国际上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再加上当时也出现有人串联学校这样一些情况,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他感到事情不是他原来想的那样了,有些人根本反对社会主义的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就产生了引蛇出洞。我没有讲不存在引蛇出洞,但是我说引蛇嫩洞是后来的事,并不是一开始那么做。包括内部的文件讲话,我一点看不出来在初期有这种状况。

问:您刚才也说到了人口的增长和减少的问题。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到底饿死了多少人?

金冲及:真正讲起来,绝对准确的数字很难。

我引用的是许涤新主编的《当代中国人口》的数字。人口下降,主要在1960年、1961年。1960年减少1000万,1961年减少300 万,1962年又增加了1700万。我不敢说是不是饿死了1000万,反正人口减少了1000万,里面也包括有些老人,本来身体不好;还有妇女,因为生孩子而走了。最严重的是河南信阳地区,毛泽东说饿死人的事情到1960年下半年才知道。知道了以后,他认为信阳出了反革命,认为县委书记这帮人都是反革命,所以把老百姓饿死了这么多。其实错了,真正问题不在这里。

问:苏联共产党经过三次改革都失败了,但是中共从70年代末改革,一下子就成功了。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金冲及:至少从中国来说,我觉得“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大革命”之前要推行这样的改革,不要说做不通,甚至说邓小平未必有这样的思想。“文化大革命”吃的苦头太大了,大家都感到不能这样搞下去了。邓小平讲了“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就是让我们重新考虑这些问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和山口百惠相爱40年,73岁日本老男神现身戛纳:他真是帅了一辈子

和山口百惠相爱40年,73岁日本老男神现身戛纳:他真是帅了一辈子

世界音乐公号
2025-05-17 23:22:25
4比0横扫朝鲜黑马!33岁中国女单老将立功了!为孙颖莎扫除障碍

4比0横扫朝鲜黑马!33岁中国女单老将立功了!为孙颖莎扫除障碍

体坛知道分子
2025-05-18 10:41:06
看了40年前一组偷拍照,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5个就有1个抑郁

看了40年前一组偷拍照,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5个就有1个抑郁

窈窕妈妈
2025-04-15 20:06:05
孙铭徽将球踢向看台!马健质问篮协:让所有人难堪 到底罚不罚?

孙铭徽将球踢向看台!马健质问篮协:让所有人难堪 到底罚不罚?

大嘴爵爷侃球
2025-05-18 12:09:53
1-4无奈出局,2-4耻辱出局!NBA最不争气球队诞生,雷霆别再大意

1-4无奈出局,2-4耻辱出局!NBA最不争气球队诞生,雷霆别再大意

世界体育圈
2025-05-18 10:42:27
奶奶129岁大寿长出满口新牙,我上网求帮助,网友:再不跑就都得死

奶奶129岁大寿长出满口新牙,我上网求帮助,网友:再不跑就都得死

古怪奇谈录
2025-05-17 14:16:58
越南坐不住了!4900亿南北高铁项目找上法国,外媒看衰:除了中国,都不行

越南坐不住了!4900亿南北高铁项目找上法国,外媒看衰:除了中国,都不行

南海的波涛
2025-05-17 08:26:19
陕西一父亲带女儿自驾游,4个月后罪行被揭发,判刑9年5个月

陕西一父亲带女儿自驾游,4个月后罪行被揭发,判刑9年5个月

灿烂夏天
2025-02-16 23:28:09
近代屈辱史的根源在于当权者拒绝市场逻辑,最后被强盗的逻辑征服

近代屈辱史的根源在于当权者拒绝市场逻辑,最后被强盗的逻辑征服

尚曦读史
2025-05-15 20:45:03
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于5月28日举行

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于5月28日举行

金台资讯
2025-05-18 08:21:29
成都市中心裸眼3D蛇太逼真,恐蛇人士:根本不敢靠近

成都市中心裸眼3D蛇太逼真,恐蛇人士:根本不敢靠近

潇湘晨报
2025-05-17 22:25:11
女人想和你发生关系,不好意思明说,但会做出3点暗示

女人想和你发生关系,不好意思明说,但会做出3点暗示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5-17 09:52:15
最新研究表明:巴西可能是全世界混血程度最高的国家

最新研究表明:巴西可能是全世界混血程度最高的国家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05-17 15:14:15
参加杨议摆知!多名相声名家表态。

参加杨议摆知!多名相声名家表态。

二月侃事
2025-05-09 17:42:55
广西合浦县委常委、副县长

广西合浦县委常委、副县长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05-18 06:51:03
92年上海一女子花40万买入浦东一块地皮,18年后,市值把她惊呆了

92年上海一女子花40万买入浦东一块地皮,18年后,市值把她惊呆了

红豆讲堂
2025-05-12 10:27:03
安克 Air 2 超薄磁吸充电宝上架,229 元(国补后 194.6 元)

安克 Air 2 超薄磁吸充电宝上架,229 元(国补后 194.6 元)

IT之家
2025-05-17 16:54:26
剩女的未来结局,必然是有价无市

剩女的未来结局,必然是有价无市

加油丁小文
2025-05-14 11:00:13
已证实:坠机!

已证实:坠机!

扬子晚报
2025-05-17 10:08:29
首秀就是大场面!19岁埃切维里2月加盟,足总杯决赛才首秀5射造险

首秀就是大场面!19岁埃切维里2月加盟,足总杯决赛才首秀5射造险

直播吧
2025-05-18 12:27:09
2025-05-18 12:55: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要猛烈战斗了 要干一件大事还提到中国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要猛烈战斗了 要干一件大事还提到中国

体育要闻

生涯只赢过10场球的主教练,和西部第一约G7

娱乐要闻

赵丽颖恋情曝光 cp粉集体破防

财经要闻

金价坐上“过山车”!下一步怎么走?

科技要闻

小米“剧透”,雷军将有重大发布

汽车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变形 免费取送车和修复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家居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怎么说服的

美任总裁谈Switch2密钥卡!仍重视线下零售、但被爆倒逼发行商

家居要闻

温馨暖调 现代极简空间

教育要闻

重磅消息 高考福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