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士炎刚一走开,陈融生立刻拨通北京饭店的电话,用密语约定同徐冰立即见面。他知道,徐冰说过“除非有紧急的事,平时少去北京饭店”的话,现在的事已经是万分火急,如果谢士炎的情报准确可靠的话,一分一秒也不能够耽搁了。
1946年,8月上旬的一天。北平中央银行招待所。
夜晚,明月弯弯,光洒大地。
第11战区司令部外事处副处长陈融生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他被一种焦虑困扰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正在发动内战,各种迹象表明,张家口方面战事在即。地下党组织指示自己利用合法身份,侦探敌方的真实作战情报,而自己却始终难以接触作战机密??”
突然,房间的门被人打开了。不容陈融生有任何反应,一个身影已经闯进屋内,一支左轮手枪对准了他的胸口。
“起来,老实说,你到底是什么人?”对方发出急促而又低沉有力的问话。
陈融生一阵紧张,头也涨起来。“难道我的地下党员身份暴露了吗?被敌人发现了?”他暗想。
为了蒙蔽对方,思考对策,陈融生慢慢地从床上坐起来,又熟悉地背诵着自己的简历。
“陈融生,大银行家陈光甫的儿子,军校13期毕业留美学生,蒋委员长的同乡。在美国时,曾担任蒋夫人(宋美龄)的侍卫。表兄是副侍卫长。现任第11战区外事处副处长,郭忏的亲信??”他一口气地说。
“不,这些我早就知道!”对方的枪口逼得更近了。
“早就知道?”陈融生心里一惊。他无言以对,只好闭上眼睛,听候事态的发展??
当持枪人拉开电灯,陈融生发现这位持枪对准自己的人,正是自己多年共事的好友、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作战处少将处长谢士炎。
“谢老弟,半夜三更,你开什么玩笑?”陈融生责备地问。他那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情绪稍稍平定。
说起来,陈融生与谢士炎可以算是共事多年的老友。 36岁的谢士炎,是湖南衡山人。他中等身材,一双目光炯炯的眼睛,透出他的聪明、果敢和坚强。他早年毕业于国民党军校,后曾进“军辎学校”,继而又进过“陆军大学”。军校生活使他养成“忠君爱国”的思想,立志于“报效国家”。抗战初期,他目睹国土沦丧,民众惨遭屠杀和蹂躏,悲愤不已,乃尽军人之天职,奋力抗击日寇侵略者。他在浙江衢州国民党16师当团长时,曾率领部队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过一场殊死搏斗,歼灭敌人2000多人,并打死了日寇一个旅团长。当地民众没有不知谢团长大名的,人们称赞他为“武状元”。
1944年,谢士炎在湖北恩施第6战区任参谋处副处长。后因参谋处长杨伯涛调常德任18军11师师长,谢士炎被推荐为参谋处长。
这个时期,陈融生正在第6战区第二科担任陆空联络参谋,兼管战区外事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同谢士炎经常接触。
在处理公务过程中,陈融生发现了谢士炎非凡的才能,也看到他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决心。共事相处时间长了,他还进一步了解到谢士炎的为人,对其很有好感,两人在携手抗战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战事相当紧张,机场的飞机必须频繁出动。每当这种时刻,陈融生都在恩施飞机场同谢士炎保持着直接的电话联系,以沟通陆空两军的信息,保证战斗的顺利进行。有时,恩施机场跑道被日机轰炸,形成凸凹地段,致使飞机难以起飞,陈融生就立即打电话通知谢士炎,谢则以神奇的速度调来工兵团,或者扫除障碍,或者填平跑道。当中国飞行员被迫在前方或日寇占领区跳伞降落的时候,陈融生就请求谢士炎迅速派人设法营救,谢每次都能有效地进行这种十分危险的营救工作。空军飞行员高志航和郑松亭就是在他的指挥下设法营救回来的。
这期间,中国空军在对地拍照过程中,可经常获得一些日寇方面的可靠情报,陈融生立即连夜整理地面情况材料派人急送谢士炎。谢则以对抗战的高度热情和出众的才干,加以恰当运用和果断处理。
陈融生也清楚地知道,谢士炎在恩施经历了两件事情,使他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大为失望,对当时的官场生活极为厌恶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