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

0
分享至

作者简介

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授,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外交史、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史。著作:《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曾经对战后中国政局的发展,包括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共取得全国政权、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和中美走向对抗等等,均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学术界对一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在有关成果多数集中于抗战结束到1946年。对此后不同阶段中美苏国共关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分别展开的,包括对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国共关系等等的分别研究。迄今为止,只有台湾学者邵玉铭曾经在80年代专文系统地论述整个这一时期的三国四方关系。由于当时历史档案的欠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文中一些重要观点至少也是需要调整和补充的。本文的目的是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疑问,进一步探讨战后初期美苏国共关系的特点和是否存在避免中国内战的机会,冷战发生与中国内战爆发的关系,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对东亚政治格据的影响等。

(一)"蒋(介石)之下的和平":机会是否存在?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东亚政局正处于大变动之中,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美苏对华政策的矛盾和国共关系等等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团乱麻千头万绪,其中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能否在中国实现"蒋之下的和平",美苏国共关系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蒋之下的和平"包含两个内容,其一是战后蒋介石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国民党政府的合法性和蒋在这个政府中的领导地位问题;其二是有没有以及通过什么方式避免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时,美苏国共均面临着两个国际协议,即美英苏达成的雅尔塔秘密协议和苏联与国民党政府达成的中苏同盟条约。在这两个国际协议的背后是美、苏和民国政府间的一系列外交折冲,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试图为战后中国的政治发展作出它们均可以接受的国际安排。至少美苏领导人当时还是认为,那种安排的结果最终会对东亚政治格局和大国的战略利益产生至关重要和有益的影响。实际情况表明,两个国际协议中的各种安排能否实现,的确取决于中国政治形势如何发展。

对于美国来说,战争后期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使它感到有必要调整以往的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领导人一度相信,在东亚扶持起一个强大的中国,战时有利于打败日本,战后可以成为遏制苏联野心的"一道屏障",还可以对亚洲的革命运动起"限制"作用。问题在于,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的成败与能否维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联系在一起。用美国外交观戴维斯的话说,就是"也许惟独蒋介石是这样的中国人,他使多数美国人误认为他就是中国"。然而到战争后期,美国面临的情况却完全相反。

首先是中国正面战场出现严重危机,民国政府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遭到盟国舆论的普遍批评。蒋介石虽然面临内外危机,但除了继续保存实力准备内讧,仍然无意改弦更张,励精图治。其次是中苏关系因为新疆问题而严重恶化,双方在那里几乎发生军事冲突。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支持,蓄意将苏联在新疆的行动与中共联系在一起,声称中国有可能被苏联和中共里应外合地"赤化",美国也将因此而在"东西方两败俱伤"。这时美国驻莫斯科军事代表团正与苏联讨论在东亚的军事合作,美国领导人非常担心中苏关系恶化破坏其战略安排。

国共关系日益紧张显然使美国更感到棘手。1943年夏季以后,国共斗争愈演愈烈,几乎酿成新一轮军事冲突。特别是苏联引人注目地利用舆论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对中共表示同情。美国驻华军政人员对苏联的举动极为关注,认为苏联的反应增加了国共矛盾的复杂性,中苏关系不论在战时还是战后,都会因国共问题而遭遇极大麻烦。这种局面使美国领导人认为,中国是战后"最有可能造成麻烦的地方",国共内战甚至会在战后酿成美苏之间的冲突。

显然,不论是从打败日本,包括使中国军队集中力量抗战和促使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还是从战后处理与苏联的关系看,美国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因为那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一些美国外交官曾经认为,中共领导人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更类似于民主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不过在美国决策过程中,他们的这些判断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决策者们看来,重要的是中国不能因为内战而削弱对日作战的能力,以及据他们分析国民党不可能靠武力打败中共,更何况内战一旦发生,后果可能还不仅止于此。主要是根据对日战争的需要和对国共力量对比的分析,美国政府从1944年夏季开始直接积极地插手国共矛盾,试图找到既能维持蒋介石的地位,又能防止内战的办法。总之,通过政治方式解决国共争端,成为美国政策的主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赫尔利还是马歇尔,他们的调处方案都经历了调整的过程。赫尔利是从接受中共的"五点协议"转向支持国民党的"三点建议"。马歇尔是从支持政协决议转向要求蒋介石允许所谓"自由派"参加政府。这些变化是造成国共谈判起伏分合的相当重要的原因。

美国决定介入国共纷争时,它的有关政策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基于对国共斗争和中苏关系的担忧,美国领导人在雅尔塔秘密协议中准备用来促使苏联对日作战而让出的"红利",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变成了限制苏联向东扩张的界限,即美国将承认苏联在东亚获得安全保障和某些优越的权益,但是苏联必须接受美国的对华政策,承认民国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并与之建立友好关系。从1944年6月到战争结束前后,美国方面为达此目的而做的努力几乎是不遗余力地的。先后被派到中国调处国共矛盾的赫尔利、马歇尔和司徒雷登等,无不将与苏联协调政策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取苏联的支持作为调处成功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赫尔利将全部赌注押在苏联的立场上,相信只要苏联承诺支持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中共除了妥协将别无选择。

苏联大约是在1943年秋季表明它将参加对日战争。斯大林显然清楚苏联参战后可能遇到的那些问题,包括一个雄心勃勃的美国和一个像火药桶一样随时会出现爆炸局面的中国。苏联领导人在考虑其战后的东亚政策时,居中心的是如何处理对美和对华这两个相互纠缠的问题,如何应付中国内部的国共斗争则是第二个层次上的问题。苏联领导人在战争后期考虑国共问题时,基本上沿袭着抗战初期的思路。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对国共问题没有而且也不准备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苏联与美英在战时是同盟。斯大林深知美英的扶蒋立场,它们绝不会允许中共夺取政权,苏联如果支持中共采取激进的革命路线,肯定会破坏它与美英的同盟关系。特别是美国和蒋介石将改善中苏关系与解决国共争端联系在一起,并将中共描述成苏联在中国的工具,苏联为了追求其战略利益,不得不一再声称,它与中共不论是在意识形态还是在其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联系。

另一方面斯大林也非常清楚中苏关系中的问题和民国政府的亲美反共立场。不过在美苏合作的大背景下,苏联固然不能支持中共推翻民国政府,蒋介石也不敢违背美国的意愿与苏联对抗。这种复杂的局面使苏联试图造成一种内外环境,中立民国政府,防止蒋介石过分反苏。在这个框架中,国共问题成为苏联向蒋介石是压力的砝码。

苏联与中共的关系在在战争后期远不能说是融洽的。在斯大林看来,中共越来越像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追求民族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政党。从国共力量对比的现实考虑,中共的实力也不足以与得到美英支持的民国政府抗衡,中共如果要用激进的手段夺取政权,只会使自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在苏联的有关政策中,不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与中共的关系与同美国和蒋政权的关系相比,都不能算是首要的问题。

基于对上述因素的考虑,从1944年夏季到战争结束后一个时期,苏联领导人几乎对每一个前往莫斯科的美国代表说明,他们将支持美国的有关政策和调处努力。在同民国政府代表谈判时也声称,"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蒋介石谋求军令政令统一是"正当之愿望",但应用政治方式解决,苏联不会向中共提供军事援助,等等。在赫尔利和马歇尔调处期间,苏联驻华使馆曾经对中共代表表示冷漠与疏远,尽量避免对中共作出任何承诺。

可以说到战争结束时,苏联政策的主旨是通过与美国和民国政府协调政策来争取自己的战略利益,不愿在国共问题上与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对抗。苏联更在意的是它在中国的战略利益得以实现并得到保障,对中国内部问题如何解决远不像美国那样热心,它所坚持的是国民党政府不能用武力消灭中共,因为中共毕竟是中国唯一始终高举联苏旗帜的力量,而且这样做对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至于政治解决的方案与过程,苏联基本上不予关注。

蒋介石处理国共问题的一贯方针就是削弱、消灭中共。在1945年5月下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民党已经断定,中共"企图颠覆政府,危害国家",国民党与中共的斗争无法妥协解决。在此之前不久,蒋介石已经下达命令,要求各战区"集中全力"消灭中共军事力量。不过,尽管蒋介石本人倾向使用武力,但到抗战结束时,他遇到两方面的障碍。其一是国民党内意见并不一致,对武力解决持反对态度的人很有些影响力。

第二个障碍更严重。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政府立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恢复其在全中国的统治,包括控制华中和华北被中共军队占领或包围的广大地区,以及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被极大地削弱,并龟缩于遥远的西南地区,蒋介石根本无法实现"分割"、"围困"中共的军事计划,他确实需要时间进行部署,在短时间内无法聚集起向中共军队发动战略进攻的军事力量。

蒋介石需要美国的支持,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包括:美国突出地强调了民国政府接受日军投降的合法性,致使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地位;驻太平洋地区和驻华美军为国民党军队向华中和华北大规模运兵;美国承诺继续向国民党政府提供军事援助,等等。但是蒋介石一定清楚,美国虽然支持他"军令政令统一",但并不赞成他使用武力统一,苏联更是如此,绝不会接受国民党用武力消灭中共。蒋介石至少也要作出政治解决的姿态和尝试,一方面可以利用中苏条约签定后的政治主动权和优势,迫使中共妥协,同时也可以为未来使用武力造成更有利的政治环境。蒋介石在中苏条约签定当天电邀毛泽东"惠临陪督",举行国共首脑会谈,是基于上述考虑的结果。

12月下旬马歇尔来华后,蒋介石同意接受美国的调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共矛盾,其原因同抗战刚结束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相比,并没有根本变化。经过10月中旬以后的国共华北和东北军事冲突,蒋介石再次断定,国民党军队仍然不具备武力消灭中共的必要条件,他还需要时间进行军事部署和争取美国的进一步支持。国民党中宣部的文件比较贴近蒋的判断,该文件认为美国调整政策有四个目的:1,争取美国国内舆论支持政府的对华政策;2,促使苏联承担支持国民党政府的"道义的及条约的责任;3,运用舆论"有力支持"马歇尔调处;4,解决国共争端的条件是"改编中共军队,同时扩大过迷政府的基础"。国民党应"配合此一局势",继续"用政治方法解除共产党武装"。此后蒋介石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军事行动,恢复国共谈判,以及缓和中苏关系等等表明,他确实暂时压抑了使用武力的倾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避免大规模内战,争取用政治方式推进民主改革、废止国民党一党统治,一直是中共中央处理国共关系的重要考虑。这既是因为中共力量相对弱于国民党,也是因为中共领导人认为,国共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政治变化直接联系在一起。当苏联与美英结成同盟时,中共就不能进行激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国民党也不能推行反革命的独裁政策和用武力消灭中共。这在当时其实是对中共有利的局面。

1944年间,国民党政府因军事失败面临正和外交危机,以及赫尔利调处国共谈判失败,一度促使中共领导人考虑采取更强硬的政策。不过从七大制订的有关政策看,中共中央并没有改变基本方针。七大政治报告中公开明确地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不过毛泽东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表明,中共领导人在联合政府的具体形式上至少有三种估计,即:一,"政府还是独裁的",中共参加做官;二,"以蒋介石为首,形式是民主",实质是蒋介石独裁;三,以中共为中心。毛泽东虽然强调第三种是发展"规律"和中共的目标,但前两种形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第二种形式是相当接近美国的基本设想,即建立蒋介石领导的、容纳其他党派参加的政府。

中共领导人在抗战结束前已经基本断定,苏联不大可能像在东欧国家那样,直接援助中共。他们对战后美国是否直接进行武装干涉的关注程度,实际上超过了对苏联政策的关注。毛泽东固然对苏联领导人要求他去重庆谈判感到不满,但真正引起他重视的很可能是斯大林关于内战前途的悲观预言,即所谓"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其实不仅斯大林如此告戒中共中央,苏联驻华使馆、东北苏军等等,均相信美国极有可能在中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而且结果将是中共遭受毁灭性的失败。当然可以设想,苏联是不会为了中共与美国开战的。正是因为受到苏联判断的影响,毛泽东才相信:"在欧洲......希腊为英国所必争;在亚洲,中国则为美国所必争",中共如占领南京上海一类大城市,"美国一定要干涉",反之苏联"不可能进一步帮助中国革命"。这种看法显然是中共中央当时决定恢复国共谈判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决定了中共中央解决政治问题的基本方案,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大体要走法国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国共很快在华北和东北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不过中共中央仍然认为,今后六个月是向和平过渡的阶段,"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是我党既定方针,也是国民党被迫不得不走的道路,这在双十重庆协定上已经规定下来",当前争取军事胜利是为了和平更迅速实现。当杜鲁门发表美国对华政策声明、莫斯科外长会议召开和马歇尔使华后,中共中央很快决定恢复国共谈判,并且认为马歇尔调处的政治方案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军队整编方案也很有些可取之处。实际上,国共达成的政协决议甚至超过了毛泽东在七大设想的联合政府的第二种形式。所以中共领导人一度相信,"和平民主的新阶段已经开始",中国有可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从中共在战后参加国共谈判的过程看,其政治方案基本上没有超出七大的设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共领导人思考有关问题的基本逻辑是一贯的。根据中共领导人在七大期间的估计,首先,苏美英的合作关系还会继续下去,不可能爆发反苏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就决定了国民党很难发动反共内战;其次,苏联可能不援助中共,即"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助我们",尽管从理论上说那是"一定要来的",以及可能"出了斯科比",即美国直接参加反共内战。即使在抗战结束后一个时期里,中共领导人仍然认为:"目前世界的中心问题是美苏之争,反映在中国便是蒋共之争"。合乎逻辑的是,既然美苏均承认蒋介石政权并要求和平解决国共矛盾,中共也就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更何况中共是力量弱小的一方,尽可能避免或推迟内战是合理的选择。在当时的条件下要避免内战,作出妥协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抗战结束后国共确实存在过达成协议、避免内战的机会,因为美苏国共都曾经共同接受承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国共矛盾的政治安排,国共双方不论当时基于什么理由,至少都有意尝试找到政治解决的办法。

1 2 3 显示全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股市大事件!高层下达死命令拯救A股,下周周一行情要一飞冲天?

股市大事件!高层下达死命令拯救A股,下周周一行情要一飞冲天?

一树梨花红
2024-04-19 12:36:26
老鹰考虑接受湖人交易方案 成全特雷杨联手詹姆斯 将重蹈威少覆辙

老鹰考虑接受湖人交易方案 成全特雷杨联手詹姆斯 将重蹈威少覆辙

篮球话题团
2024-04-20 01:39:36
60岁大爷和20岁卖淫女发生关系后,女子道:和你在一起太幸福

60岁大爷和20岁卖淫女发生关系后,女子道:和你在一起太幸福

户外阿崭
2024-04-19 20:57:26
耻辱!日媒评世界杯:张本美和淘汰王艺迪,证实国乒弃用决定明智

耻辱!日媒评世界杯:张本美和淘汰王艺迪,证实国乒弃用决定明智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4-19 12:51:39
被林高远爆冷,连续丢局,樊振东换球衣,谁注意林高远举动

被林高远爆冷,连续丢局,樊振东换球衣,谁注意林高远举动

东球弟
2024-04-19 20:16:35
斯诺克职业联赛29人降级!中国两人不幸入围!两世锦赛冠军在列!

斯诺克职业联赛29人降级!中国两人不幸入围!两世锦赛冠军在列!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4-19 23:34:23
2024年养老金即将调整,企退涨200元,机关事业涨100元,可行吗?

2024年养老金即将调整,企退涨200元,机关事业涨100元,可行吗?

社保小达人
2024-04-19 13:29:36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假如大象早已灭绝,科学家通过化石复原的大象会是什么样子?

魅力科学君
2024-04-17 18:00:08
莫迪大选独白:印度发展只需23年!

莫迪大选独白:印度发展只需23年!

小宇将史
2024-04-18 21:27:46
在乌克兰外交部的抗议下,俄罗斯芭蕾舞团在韩国的巡演被取消

在乌克兰外交部的抗议下,俄罗斯芭蕾舞团在韩国的巡演被取消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4-04-16 21:51:01
关晓彤在孙千面前,短板就出来了!

关晓彤在孙千面前,短板就出来了!

小路见文
2024-04-18 15:30:14
LG杯中国棋手六人阵容出炉,柯洁芈昱廷搭上末班车

LG杯中国棋手六人阵容出炉,柯洁芈昱廷搭上末班车

野狐围棋
2024-04-19 15:07:24
张雪峰最不推荐的985大学,谁上谁吃亏!附十大末流榜单

张雪峰最不推荐的985大学,谁上谁吃亏!附十大末流榜单

创作者_1494406553502
2024-04-19 18:36:44
“闪崩”!15亿爆仓

“闪崩”!15亿爆仓

中国基金报
2024-04-19 11:51:36
伊朗官员否认伊斯法罕遭遇导弹空袭:以色列失败的“四轴飞行器”飞行尝试

伊朗官员否认伊斯法罕遭遇导弹空袭:以色列失败的“四轴飞行器”飞行尝试

澎湃新闻
2024-04-19 15:02:27
配享太庙,你配吗?

配享太庙,你配吗?

混知
2024-04-19 17:04:17
绝不宽恕!广东公公掌掴儿媳后续:已被赶回老家,还有两人被谴责

绝不宽恕!广东公公掌掴儿媳后续:已被赶回老家,还有两人被谴责

独眼老李
2024-04-20 00:34:57
广交会一期结束,12.5万名海外采购商到会!二期下周开展

广交会一期结束,12.5万名海外采购商到会!二期下周开展

南方都市报
2024-04-19 20:15:10
马上停止吃这“红色水果”!一崩血糖、二毁肝脏、三“激活”大病!别因贪嘴后悔

马上停止吃这“红色水果”!一崩血糖、二毁肝脏、三“激活”大病!别因贪嘴后悔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4-19 20:48:14
俄国认为:《尼布楚条约》是耻辱,黑龙江流域自古就是他们的领土

俄国认为:《尼布楚条约》是耻辱,黑龙江流域自古就是他们的领土

黎庶文史
2024-04-17 23:44:19
2024-04-20 03:16:49

头条要闻

媒体:以色列对伊朗的反报复刀刀见血 要真的打痛伊朗

头条要闻

媒体:以色列对伊朗的反报复刀刀见血 要真的打痛伊朗

体育要闻

米切尔这次对线不会输了吧

娱乐要闻

北影节开幕之夜,内娱女星千娇百媚

财经要闻

新华资管香港的秘密:猛投地产或致巨亏

科技要闻

最沉默的李想,最便宜的理想

汽车要闻

风神L7预售 东风汽车北京车展阵容公布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时尚
艺术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光影浮动 色块碰撞与线条起伏的情感呼应

本地新闻

春色满城关不住|千阳春日限定美景上线了!

这场「时装旅行」,没十年功力拿不下沪签

艺术要闻

最全展览单元剧透!北京最受瞩目艺术现场100青年艺术季终极解读

军事要闻

以军打击伊朗7处目标 伊拉克等地上空出现大量战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