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高王凌:拟解地租率

0
分享至

老友陈支平教授曾在不少场合感叹: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以农立国的国家,以至于今,“历史学界居然越来越少有学者对地主——农民这一最基本的问题有兴趣!”《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的出版,“真是喜出望外”。

这本小书里说的是拟解租佃关系的核心——“地租剥削率”的问题。

说起租佃关系,不免要连带引出许许多多的相关问题,使人目眩,我们不妨从一个简单的角度入手。

农民起义和农民斗争,过去有一段时间曾经是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可惜的是,农民大起义很少触及地租问题,“文革”时期有一本小册子《罪恶累累的孔府》,却与众不同,谈到了农民的抗租斗争:

一七五八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滕县佃户四十余人,代表各村佃户,开会决议“共同一局,抢劫官场”,把被孔府霸占的劳动果实,全部收回,绝不留下一颗一粒。七月,秋谷成熟,孔府派来了爪牙进屯分谷。没料到,各村一致行动,将谷子全部运回自家场内。爪牙们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阻挡。佃户们摆好阵势,围住他们,有力地警告说:“绝不分给一柴一粒!”

由于这场大规模的有组织斗争的胜利,佃户们认识了自己的力量,此后这里的抗租斗争更是不断发生。一七七七年,二十年前领导过抗租的老将陈荣,又串联二十多户佃户,在一个夜晚把地里的麦子,全部收回农民家里;他们把反对孔府的斗争传统,亲手传给了新的一代。……

文章中的几个小标题分别叫作“组织起来,抗租抗差”,“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集体齐退佃,饿死寄生虫”(山东大学历史系、曲阜师范学院历史系调查组编写,《学点历史》丛书,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四年)。这样的文字在今日已不多见,语句也十分典型。但问题也出来了,农民的斗争,既然是这样成功,他的成效表现在哪里?显然,农民的反抗和反抗的结果,在这里被割裂了。

如果说反抗的结果,我想,首先就表现在地租率的下降上。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有不少前辈学者利用各地发现的地主家的收租簿,做了地租“实收率”的研究。他们发现,清代以来,地主实收地租,差不多一直是在下降,总括起来,大约下降了二十多个百分点(其中也包括山东孔府,它在十八世纪下降了一半)。同时,契约上的规定租额也有相应的下调而不是上升(详见第二章)。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在租佃关系研究中,有几个问题,比如地主到底占有多少土地,地租量究竟有多少等,都是研究的重点。有的已获得了一些进展,有的则成为了“老大难”,其中最难解的就是这个地租率问题了(详见第一章)。

过去许多学者都曾试图解开这一问题。他们找到了许多地租契约,以了解地租率是如何规定的。可是却忽略了,所谓“规定”并不等于它的“实施”,所以,千件万件地读下来,在那些几乎千篇一律的契约面前,地租率的研究仍然无法突破。

关注到地租“实收率”,是改变研究状况的一个关键。但可惜的是,地租实收率的研究却没有与租佃关系联系起来,而是把它归结为粮食亩产量的下降。这在一时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在学术界引起了好一场争论。如果清代农业生产能力有着如此的下降(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那又如何解释清代中国人口巨大增加?清代粮食亩产量即使有所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或者是升是降尚在两可之间。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一个略有升降(产量),一个是超过二十个百分点的下滑(地租),这两条曲线怎么能“合”得起来(详见第三章)?

如果我们承认,地租量的下降与农业生产能力的升降没有什么关联,只是由于地主、佃户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农民是怎样使地租量下降的?本书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回答这一问题(详见第四章)。

不过,如果了解到:过去农民给地主交租的“实收率”只有七八成,地主(特别是清代的那些小地主、土地主)也不能随意“增租夺佃”,至于“打官司”呢,往往也讨不了好去,……面对这些薪的素材,对旧社会的租佃关系如何理解?

其实,这些事在过去都不是什么秘密。如乾隆初年工科官员卫廷璞奏:“迩来人情骄恣,即丰稔之年,亦有抗租不交者。……臣生长粤东,由江南知县行取到部,所见大率如此。”

秦蕙田在一篇经筵讲义中说:业佃之间“始也患业户之侵凌,今则忧佃户之抗欠。盖业户中,其田连阡陌者百无一二,大抵多系奇零小户,其势本弱,一遇强佃抗欠,有吞声饮气无可如何者”,“此皆臣平日所亲见”。

应当看到,影响到地租增减的,并不是那些暴力反抗和武装起事,也不是抗不交租,而是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行为。

其中首先就是少交租、迟交租、拖欠敷衍等。章有义先生将其归纳为:一是“硬抗”,即不用任何借口,硬行不交或少交;二是“软磨”,即拖延偿租日期,到时不了了之。佃户常常不肯缴足,这就是“硬交不让”之定额租制下的常情,赵冈先生也说,可见地主对佃户并无绝对优势,无法使用暴力逼租,只能开列名册,并无实力去处分刁佃。

据一些学者看来,在定额租下,农民比较容易拖欠。但在分成租下,地主为了保证剥削收入,对佃户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亲自监督,直接干预。特别是到开镰收割之时,地主或代理人还要亲临现场“临田监收”,似乎就无法“作弊”了。但在实际上,这一制度是否更为“有效”,恰面临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首先,临田监收麻烦多、代价高、矛盾大。它固然可以起到一种保证作用,但同时也增大了与农民面对面直接摩擦的机会。因此分成租中已有许多并不临田监分,而是由佃农自行收割。特别重要的是,不管在什么租制之下,农民仍有办法偷割私分(今天的话叫“瞒产私分”)。如庄稼熟后,“先自赴田割稻一担充饥”,“先把好麦割了一半”,“私将谷子割了几把”等等,说的都是这种情况。

因此,把历史上抗租斗争的发展归之于实物定额租的普遍推行,或以为在分益租制为主流的时代,抗租欠租的事情很少发生,恐怕未必正确,甚至可能是倒因为果了。

1 2 显示全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比“不婚不育”更猛烈的冲击波,来自70后父母的集体“撒手”!

比“不婚不育”更猛烈的冲击波,来自70后父母的集体“撒手”!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5-14 08:28:53
《教父》: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而是要..

《教父》: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看他的穿衣打扮,而是要..

诗词中国
2025-07-12 14:27:23
具俊烨急疯了!小S赴韩注销大S户籍,背后遗产争夺战彻底撕破脸!

具俊烨急疯了!小S赴韩注销大S户籍,背后遗产争夺战彻底撕破脸!

阿伧说事
2025-07-12 16:24:29
这就是钱学森孙子钱磊的真实样貌,38岁已是上校,离少将一步之遥

这就是钱学森孙子钱磊的真实样貌,38岁已是上校,离少将一步之遥

boss外传
2025-05-19 20:25:03
工程师外派中东3年,每周发视频报平安,妻子放大画面角落后愣住

工程师外派中东3年,每周发视频报平安,妻子放大画面角落后愣住

晓艾故事汇
2025-07-11 08:17:26
一个时代,终结了!

一个时代,终结了!

磐石之心
2025-07-13 14:10:38
山姆上架好丽友,中产不干了

山姆上架好丽友,中产不干了

虎嗅APP
2025-07-13 02:17:04
老詹没联系艾顿?皮尔斯:他马上退役了 发了一辈子短信他累了

老詹没联系艾顿?皮尔斯:他马上退役了 发了一辈子短信他累了

直播吧
2025-07-12 16:53:03
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不现实,没必要,一厢情愿

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不现实,没必要,一厢情愿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07-10 15:26:08
“E杯穿低胸吊带徒手烤鸡”户外露营博主因身材太突出走红:看完确实gOOd!

“E杯穿低胸吊带徒手烤鸡”户外露营博主因身材太突出走红:看完确实gOOd!

经典段子
2025-07-11 23:35:07
《奔跑吧》官博删除周深被拖拽片段!风波升级,网友劝周深退出

《奔跑吧》官博删除周深被拖拽片段!风波升级,网友劝周深退出

萌神木木
2025-07-13 14:16:03
3年5438万!独行侠官宣续约加福德 搭档浓眉弗拉格天赋满满

3年5438万!独行侠官宣续约加福德 搭档浓眉弗拉格天赋满满

醉卧浮生
2025-07-13 10:33:43
杨少华去世仅2天,丑闻接连发生!儿媳回应高温商演,是他的命数

杨少华去世仅2天,丑闻接连发生!儿媳回应高温商演,是他的命数

乡野小珥
2025-07-13 15:06:37
中方宣布:苏杰生将访华

中方宣布:苏杰生将访华

新京报
2025-07-12 11:19:31
杜女士怎么会得脏病呢?

杜女士怎么会得脏病呢?

蜻蜓世音
2025-07-12 05:17:46
福建学费最贵4所大学,家长算完账说,四年学费抵得上一套房首付

福建学费最贵4所大学,家长算完账说,四年学费抵得上一套房首付

户外阿毽
2025-07-13 15:17:38
全红婵返回广东,回家待遇发生改变,她还能回归国家队吗?

全红婵返回广东,回家待遇发生改变,她还能回归国家队吗?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7-12 17:16:58
美国电视台晒数据:锡安生涯出战214场比赛,缺席的比赛达258场

美国电视台晒数据:锡安生涯出战214场比赛,缺席的比赛达258场

雷速体育
2025-07-13 09:36:34
以为有害,长期被冤枉的 6 个好东西!其实大可以放心吃,快告诉家人

以为有害,长期被冤枉的 6 个好东西!其实大可以放心吃,快告诉家人

农夫也疯狂
2025-07-13 10:11:21
隐私泄露致大学生李欣莳被开除,始作俑者乌克兰渣男Zeus却未受任何惩处

隐私泄露致大学生李欣莳被开除,始作俑者乌克兰渣男Zeus却未受任何惩处

守望的田野
2025-07-13 14:15:03
2025-07-13 16:43:00

头条要闻

俄外长在朝鲜同金正恩"长时间密谈" 还回答11个问题 

头条要闻

俄外长在朝鲜同金正恩"长时间密谈" 还回答11个问题 

体育要闻

杨瀚森两战20+9+8 隔扣成最大亮点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财经要闻

90天谈判期“徒劳无功”,特朗普急了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vivo Y50 5G 手机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1299 元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金正恩:朝鲜愿无条件支持俄罗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