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查全性:面谏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第一人

0
分享至


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一公布,全国上下顿时一片欢腾,多年苦熬在农村广阔天地的成千上万知青奔走相告,不少已经为人父母的老三届毕业的老知青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纷纷报名参加高考,奋力去圆自己多年的大学梦。当年的高考“状元”们,一定还记得是邓小平拨乱反正,才使瘫痪多年的中国高考得以恢复。但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能如此快地恢复全国高考制度,知道这其中的内幕的人可能就不多了。笔者从2006年6月中央档案馆解密的部分高层领导人档案中获悉:30年前,第一个当面向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制度的,是一位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

查全性祖籍安徽,1925年4月出生在江苏南京,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由于学业优秀,被留校任教。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化学专家。当年正是查全性第一个当面向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制度的,查全性大胆谏言,使刚刚复出且对恢复高考早有考虑的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于是,受尽摧残的中国教育送走了寒冬,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座谈会上坦诚直言 改革招生语惊四座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就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等要职。刚一复出,邓小平就自告奋勇主管全国的科技和教育工作。7月19日,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准备召开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对教育部负责人说,到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找一些敢说真话有见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才华的教学人员来京参加座谈会。同时,他还特别强调这些参会人员必须与“四人帮”没有任何牵连。

7月底,武汉大学的校领导蒋蒲和崔建瑞专门找化学系52岁的副教授查全性谈话,说上面来了通知,点名要他到北京去开会。查全性回忆说:“我当时既不知道开会的内容,也不知道有哪些人参会,会议日期有多长。‘文革’发生后没机会上讲台,我一直在学校实验室搞科研。因此,事先对会议内容心中无数,所以没做任何准备。”

8月1日傍晚,查全性坐飞机来到北京。武汉大学化学系原教师刘道玉此时已被借调到国家教育部工作,他专门到机场来接查全性。此前,刘道玉已经被任命为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并参加了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事后,查全性才知道刘西尧(时任国家教育部长)和刘道玉跟自己都是校友,他们知道查全性既有真才实学又敢于讲真话,才安排他参加了这次会议。

来到北京后,与会者都被安排住在北京饭店的老楼,查全性与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同住一室。查全性说:“之后我才知道,此次的会议名叫‘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具体负责安排这次座谈会的主持人是方毅。方毅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说是邓小平同志让他来组织这个会议的,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于科学、教育事业的建议和意见。”这时,查全性发现出席会议的有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童第周、于光远等著名科学家以及科学院和教育部的负责人。

8月4日早晨,在习习清风中,神采奕奕的邓小平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从这天起,共开了5天。前两天,所有与会学者都一直表现得非常拘谨,只敢谈一些不敏感的小问题,而且还都是纯粹的专业话题。因为当时“文革”刚结束,知识分子大都心有余悸。由于参会人员大都是非常著名的学者,所以头两天查全性基本上没有发言,只是听大家说。

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忧虑地说,现在清华新召进的学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邓小平的短短几句插话令查全性为之一震,他原本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大纲。这时,受到会议气氛影响,查全性激动地站起来,面对邓小平慷慨陈词:“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大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们改进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大量的知识青年、青年工人、农民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大学生是完全可能的。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

“查教授,你说,你继续说下去。”坐在沙发上的邓小平被查全性的一席发言感动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探出半个身子,示意查全性往下说,“你们大家都注意听听他的意见,这个建议很重要哩!”与会人员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件大家早已想说想做却又不敢打破束缚的大事情就要发生了。

查全性越说越激动,痛陈当时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没了人才;二是卡了工农兵子弟;三是助长了不正之风;四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今年的招生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甚至小学生都知道,如今上大学不需要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查全性发言时情绪激动,全场鸦雀无声,与会者全神贯注。

查全性提提神,继续他刚才的慷慨发言。这时人们发现邓小平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查全性建议:“入学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考试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语文和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则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从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可以看出学生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维能力。另外,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因为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有关招生的文件也在座谈会开始的当天送到邓小平手中。也就是说,1977年按照十六字方针老办法招生几乎已成定局。

没想到,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还有什么意见?”吴文俊、王大珩等著名科学家都点头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查全性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他的发言,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随后,邓小平问了一下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的高考招生改革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查全性赶紧插话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要不然又会误招20多万不合格的学生,浪费可就大了。

邓小平又问刘西尧,还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其实,在召开这次座谈会前,恢复高考就是邓小平酝酿多年的一个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他最初的想法是1977年用一年的时间做准备,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这次座谈会老教授的肺腑之言感染了邓小平,推动了高考政策的提前推出。

消息传得很快。第二天,新华社驻会记者找到查全性采访,记者开玩笑说:“查老师,知不知道你昨天扔了个重磅炸弹?”

当我们翻阅到1977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的那卷档案,共4页,纸张已发黄,约1200字,上面记载查全性当时向小平同志的大胆谏言,成了改变中国上千万高考学子和知青命运的历史性谏言。

1 2 显示全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富保罗:当勒布朗退役后 人们将不得不找个新的替罪羊吸引收视率

富保罗:当勒布朗退役后 人们将不得不找个新的替罪羊吸引收视率

直播吧
2025-07-16 00:43:07
不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喝口水就全明白了!

不知道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喝口水就全明白了!

华庭讲美食
2025-07-08 16:58:57
仅因下架好丽友派的山姆会员店,为何成为2025年最大危机?

仅因下架好丽友派的山姆会员店,为何成为2025年最大危机?

财闻网
2025-07-15 22:59:33
山姆突然下架,3亿中产震怒!

山姆突然下架,3亿中产震怒!

首席品牌观察
2025-07-15 19:05:44
中央提级巡视后,杨皕任上主动投案

中央提级巡视后,杨皕任上主动投案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15 19:52:08
才播6集,就冲上飙升榜冠军,终于有值得熬夜狂追的黑马悬疑剧了

才播6集,就冲上飙升榜冠军,终于有值得熬夜狂追的黑马悬疑剧了

梦涵影娱
2025-07-14 14:56:46
俄军向乌克兰发射创纪录的728架无人机,效果却要让俄方失望了

俄军向乌克兰发射创纪录的728架无人机,效果却要让俄方失望了

国力视角
2025-07-12 23:40:59
曝宗庆后3个小孩每月将能领3000万,如今生活拮据,只能住在公寓

曝宗庆后3个小孩每月将能领3000万,如今生活拮据,只能住在公寓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15 10:16:33
绝地反杀!宗庆后私生子申请鉴定,宗馥莉一举动表态度,胜券在握

绝地反杀!宗庆后私生子申请鉴定,宗馥莉一举动表态度,胜券在握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15 18:03:37
“忠犬”卡德罗夫终于露出了獠牙,普京如何应对?

“忠犬”卡德罗夫终于露出了獠牙,普京如何应对?

大道微言
2025-07-14 22:11:32
网友分享日本工地,超31度就停工休息,各种证书全部公示

网友分享日本工地,超31度就停工休息,各种证书全部公示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15 09:46:22
朱雨玲夺冠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来了,孙颖莎陈熠都被拖下水

朱雨玲夺冠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来了,孙颖莎陈熠都被拖下水

振华观史
2025-07-15 07:35:24
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后续:女家长身份被扒,她很感动,不奇怪

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后续:女家长身份被扒,她很感动,不奇怪

娜乌和西卡
2025-07-14 17:01:33
男子支教8年,离开时村长和村民拦路要100万,男子:等的就是你!

男子支教8年,离开时村长和村民拦路要100万,男子:等的就是你!

红豆讲堂
2025-07-10 07:30:03
饭店发“蛤蟆汤”视频差点被罚45万元!最新通报:撤销处罚,5人停职

饭店发“蛤蟆汤”视频差点被罚45万元!最新通报:撤销处罚,5人停职

新民晚报
2025-07-15 13:13:07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6-23 10:26:20
阿根廷帮!官方:马竞签阿尔马达达协议!2100万欧买50%所有权

阿根廷帮!官方:马竞签阿尔马达达协议!2100万欧买50%所有权

直播吧
2025-07-16 03:17:34
向特朗普交完底后,一架美专机抵华,黄仁勋:H20芯片恢复输华

向特朗普交完底后,一架美专机抵华,黄仁勋:H20芯片恢复输华

涵豆说娱
2025-07-15 18:27:56
女儿美国读高中花掉110万,单亲妈妈发起募捐:求捐200万读大学

女儿美国读高中花掉110万,单亲妈妈发起募捐:求捐200万读大学

就一点
2025-07-14 23:54:18
乌军援军来了,29国不准中方插手!局势突变,格鲁吉亚人参战?

乌军援军来了,29国不准中方插手!局势突变,格鲁吉亚人参战?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15 22:44:49
2025-07-16 04:20:49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指曾私下鼓动泽连斯基打击莫斯科 白宫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指曾私下鼓动泽连斯基打击莫斯科 白宫回应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超前学习”的背后,是对孩子思维的捆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特朗普所谓"重大声明"揭晓:对俄加关税 对乌"送"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