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 > 正文

钱钟书:一条世故变色龙?(四)

0
分享至

吴组湘对钱钟书说:“你的著作里根本没有你自己!”

钱钟书。吴组湘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同窗学友。在一次同学会上,两位八旬的老人拥抱在一起,吴先生却说了一句冰冷的话:“你的著作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

事后钱先生寄了一套厚厚的《管锥编》给吴先生:“我的书,你都没读懂!”不平之气,溢于言表。吴先生去世了,而钱先生成了一个活的神话。吴先生去世后,没有人敢质疑这个神话。于是,神话越传越神奇。据说钱先生曾在病房用蛋糕砸到记者的摄像机镜头上,众人五体投地,这年头,谁不想上电视亮亮相?但我总觉得这些故事像是变了味的美酒,姜太公早就酿过了。你姜太公不愿钓鱼,也没有

人强迫你钓,你何必垂着敲直了的鱼钩整天坐在水边?

无疑,钱钟书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并非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祗,否则在那些悲惨的日子里,他何必拼命抓《毛选》英译本编委会负责人这根救命的稻草呢?钱先生字默存,然而,要是他真的保持沉默,他就不可能生存下来了。

大学者,除钱钟书外。还有陈寅格。新政权邀其北上任学术要职,陈氏却要约法三章:“不学马列,不参加会议,不见高官显贵。”如此不识时务,日后只能落得个悲惨下场。“‘读史早知今日率’、’‘读书久识人生苦’”,看透人世沧桑而不作乡愿之人,这需要阿基米德支起地球的勇气。

在《柳如是别传》中,我读出了陈寅惜的面貌音容;在《管锥编》中,我读到了密密麻麻的注释,而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糊不清。

钱钟书既参与英译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又当上《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编委会负责人

钱钟书翻译英文版“毛选”四卷 (人民政协报)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其学问被称之为“钱学”。但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这六七年时间,一个大学问家怎能无论著问世?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些什么工作呢?

在这段时间里,钱钟书先生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毛选”,郭沫若曾赞誉“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把“毛选”四卷准确地译成英文,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谁能领衔担此重任,当然是非钱先生莫属了。

钱钟书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牛津大学留学生,其考试成绩名列榜首。他在牛津大学爱克赛特学院攻读英国文学。留学期间,牛津大学出版一套 “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聘请钱钟书担任特约编辑,他是编辑组中惟一的一个中国学生。钱钟书的代表作《管锥编》中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达千余人,征引包括数种语言的著作1780多种。很多引用的外文是钱钟书先生凭他超人的记忆默写出的。由此可见他英文造诣的权威性。1950年,中央有关领导几次邀他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经过慎重考虑,他方应允。并非钱先生高傲,而实在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具有风险性的工作啊。这是关系到把毛泽东思想公诸于全世界的大事,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接受这一任务后,钱先生为此付出大量心血。他负责英文翻译、审稿、定稿工作,极端认真,一丝不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枝节问题。他家住北京西郊中关村,而工作地点在东城区,每天要坐车走很远的路。令人欣慰的是,以他的学问和能力,“毛选”四卷英译本,达到了“ 信、达、雅”。由于这项工作在当时具有保密性质,鲜为人知,而钱先生又从未张扬,很少有人知道“毛选”四卷英译本中饱含着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六年的心血与汗水。

1960年,他又参加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定稿工作。这个定稿小组的组长是袁水拍,组员有乔冠华、钱钟书、叶君健。袁水拍是文艺界领导、诗人,叶君健用英文写过长篇小说《山村》,皆一时俊才。而钱先生则脚踏中西文化,集学者、作家、诗人于一身,其作用可想而知了。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 1966年,“文革”中停止。直到1974年秋天,他们又开始工作,完成审定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工作。

英译“毛选”、“毛主席诗词”工作与博大精深的“钱学”可能会搭不上边,热爱钱钟书著作的读者应知钱先生曾为此而付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钱钟书的英语水平并不咋地

御用翻译钱钟书副博士闹了一个大笑话(作者:USTC2)

钱钟书在《围城》里竭力卖弄英语, 肆意刻薄他人。但他自己在第一章就闹了一个大笑话。

钱钟书在《围城》第一章里写道:

"相传爱尔人的不动产(Irish fortune)是奶和屁股;"

对英语有所了解的人, 一看就知道钱钟书又在不懂装懂、信口乱说了。

其实, "Irish fortune"是个俚语(slang), 它的意思查查字典就明白了,很明显, "Irish fortune"是指女子的vagina or vulva(阴道或阴户), 与奶和屁股毫无关系。更贻笑大方的是, 钱钟书望文生义, 把"Irish fortune"照字面翻译成"爱尔人的不动产"(实际上, "fortune"不能翻成"不动产",这里就不计较了), 于是有了下面莫名其妙的说法:

爱尔人的不动产是奶和屁股。

Q: 怎样翻译"Let's go Dutch"?

A: 钱钟书很可能会这样翻: "让我们去荷兰"。

钱钟书打架风波:仗势欺人,乱咬乱打

张晨

南洋商报2000年3月31日

名作家、学者钱钟书在文革时期为住房问题,与评论家林非大打出手!钱钟书夫人杨绛最近撰文首次披露这起打架事件的始末。但是林非的太太对这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却另有说法。这事件的背后,其实有深层的社会原因……

一桩中国"文革"期间的"旧闻"--发生在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杨绛夫妇与名散文作家、评论家林非、肖凤之间的打架事件,最近经中国媒体披露之后,顿然成为海内外文化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事情起因于杨绛的新作〈"掺沙子"到"流亡"〉。自钱钟书1995年去世后,杨绛一直未有作品问世。但去年11月下旬,杨绛出人意料地在广东的《南方周末》以几乎一个整版、近5000字的篇幅发表了这篇新作。

杨绛的说法:钱钟书被欺忍无可忍

不久,中国权威的专业性文学报纸--上海《文学报》于今年1月底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披露了中国"文革"期间,钱、杨家里掺进了"沙子":一对"革命男女"。杨绛在文章中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项革命措施,让'革命群众'住进'资产阶级权威'的家里去。据我后来得知,这叫'掺沙子'。'沙子'其实只是需要住房的人,政治面貌和表现各各不同。"这对男女仗其"革命"背景屡加欺压,钱、杨一忍再忍。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双方大打出手。

按照杨绛的说法,钱钟书和杨绛事后为恐报复,被迫"流亡"达3年之久。杨绛文章中的"革命男女"指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新文学研究专家和散文作家林非,及北京广播学院教授肖凤。钱钟书和杨绛当时住的是中国科学院宿舍,共有4间房,朝南3间,中间是客厅。1966年8月中旬,钱氏夫妇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1969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组织"革命群众"住进"资产阶级权威"的家里去,钱氏夫妇房子也被分掉一半。他们让出西尽头的两间卧房,留下面积略大一些的客厅和套间自己住。不久,另一家人便搬进去了,这家人便是林氏夫妇。

另一个说法:钱钟书"仗势欺人"

面对杨绛的指责,肖凤也在1月底的上海《文学报》发表长文〈林非被打来龙去脉〉进行了反驳。肖凤在文中说,"文革"中,他们全家三代4口人都住在一间仅10平方米的小屋中。当时的一名掌权的文学评论家看他们家实在太小,动了恻隐之心,让他们搬迁到钱氏夫妇的住所。

其实,当时正值"文革"的"斗批改"阶段,整个单位都调整住房。在钱氏夫妇居住的这座4层楼的宿舍里,还另外搬进了十对中青年夫妇的家庭,即被杨绛称之为的"沙子"。这些"沙子"在"文革"结束后出现了好几个大名鼎鼎的学者,比如刘再复等。

肖凤在文章中认为,"仗势欺人"的是钱、杨夫妇而不是他们。事发后,钱氏向当时的一个高官,也是他"大学时代的一位伙伴"(可能是外交部长乔冠华或中共中央委员胡乔木)哭诉。在打架事件中,林、肖夫妇或被打伤,或被咬伤,但自始至终均未还手。事后怕遭迫害的也是他们而非钱、杨。肖凤还强调,杨绛品性不好,是"笑面虎";肖凤指钱家欺侮女婿,其女婿还是"造反派"头子。

对于这次冲突的前因后果及当时情形,除在杨绛咬伤肖凤、钱钟书用木棒打伤林非这件事上双方所言相近以外,当事人杨绛、肖凤各执一词。其争论主要集中在事件的起因、打架的过程和事后的遭遇等方面。

较多的看法是:反映当年知识分子窘境

这桩"文革"中的旧闻曝光后,有中国文化界人士说:像钱钟书这样闻名遐尔的大家,像林非这样当年已崭露头角的评论家竟然都相煎甚急,大打出手,由此可以旁证近来一批新潮批评家的论断:20世纪中国文坛,没有什么作家有值得骄傲的人格,能让人从内心感到钦佩。也有人说,现在常读到官场中副手雇人杀正职、上司遣人害下级之类的黑幕消息,没想到两对文化人夫妇打架,竟然也下手极狠,差点闹出人命。这真是"人性本恶"。

但比较多的看法是:"打架事件"深深打上了历史的烙印,从这历史的旧闻中至少可以让我们看到:当年知识分子窘困的生存状态,当年人与人之间异化了的复杂关系。10年"文革"浩动令人疯狂,逼人疯狂--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文人雅士都难以例外。

1 2 3 4 5 6 显示全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佩通坦有救了?泰王室主持大局,代总理连夜交权,洪玛奈曝出猛料

佩通坦有救了?泰王室主持大局,代总理连夜交权,洪玛奈曝出猛料

影孖看世界
2025-07-05 16:47:52
坏事,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反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坏事,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反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07-06 00:02:06
38℃的高温天,杭州一地正午时间竟然只有20℃?!网友:这是什么神仙地方?求定位!

38℃的高温天,杭州一地正午时间竟然只有20℃?!网友:这是什么神仙地方?求定位!

杭州综合频道
2025-07-05 21:33:12
从销冠到停工:罗马仕的充电宝危局

从销冠到停工:罗马仕的充电宝危局

上游新闻
2025-07-05 10:45:05
中方预兆,一场大战恐就在眼前!特朗普头都大了,以色列又挨揍了

中方预兆,一场大战恐就在眼前!特朗普头都大了,以色列又挨揍了

吕喆有话说
2025-07-04 10:58:36
14米直径耐压壳横空出世!中国096核潜艇隐身能力有望再升级

14米直径耐压壳横空出世!中国096核潜艇隐身能力有望再升级

杨风
2025-07-04 22:26:01
美韩关系生变?李在明对我国重大表态后,鲁比奥取消对韩访问

美韩关系生变?李在明对我国重大表态后,鲁比奥取消对韩访问

掌青说历史
2025-07-04 15:15:37
金正恩访问越南,乘专列耗时65时40分,为什么不坐飞机?大有讲究

金正恩访问越南,乘专列耗时65时40分,为什么不坐飞机?大有讲究

文史达观
2025-07-05 06:45:03
出大事了,俄首都遇袭,乌军旅长被“斩首”,特朗普:普京很专业

出大事了,俄首都遇袭,乌军旅长被“斩首”,特朗普:普京很专业

林子说事
2025-07-06 01:45:01
原来真是你,三年前多家英媒曾报道英超球星强奸20多岁女性

原来真是你,三年前多家英媒曾报道英超球星强奸20多岁女性

懂球帝
2025-07-04 22:34:10
炸裂!60岁大叔诱骗1691位直男,视频公开不堪入目,更多内情曝光

炸裂!60岁大叔诱骗1691位直男,视频公开不堪入目,更多内情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5 18:10:56
洪玛奈再出招,要让佩通坦彻底出局,乱局下,泰国先给中方递了话

洪玛奈再出招,要让佩通坦彻底出局,乱局下,泰国先给中方递了话

陈辉论剑
2025-07-05 19:35:26
全世界都被以色列耍了,打伊朗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标曝光?

全世界都被以色列耍了,打伊朗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标曝光?

林子说事
2025-07-01 11:34:50
鹿晗最新合影曝光,面相变了眼睛快睁不开,小腿淤青仍未戒酒!

鹿晗最新合影曝光,面相变了眼睛快睁不开,小腿淤青仍未戒酒!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07-05 11:45:43
美方没等稀土加供,主动撤销对华限制,特朗普访华前急办事

美方没等稀土加供,主动撤销对华限制,特朗普访华前急办事

史纪文谭
2025-07-05 23:51:20
女子因热射病离世,医生:宁可在家吹空调喝冷饮,也别做几件事!

女子因热射病离世,医生:宁可在家吹空调喝冷饮,也别做几件事!

王晓爱体彩
2025-07-04 14:04:34
法国称赞中国解决白兰地争端举措

法国称赞中国解决白兰地争端举措

参考消息
2025-07-05 19:08:13
万立骏,已卸任

万立骏,已卸任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5 17:59:15
真要走了?罗德里戈连续第4场比赛替补,阿森纳有意引进

真要走了?罗德里戈连续第4场比赛替补,阿森纳有意引进

直播吧
2025-07-06 02:53:16
西班牙两位公主终于合体了!没了来后的监督,姐妹俩都圆润了不少

西班牙两位公主终于合体了!没了来后的监督,姐妹俩都圆润了不少

小咪侃娱圈
2025-07-05 08:55:39
2025-07-06 03:04:49

头条要闻

外媒:对以袭击感到愤怒和警惕 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头条要闻

外媒:对以袭击感到愤怒和警惕 沙特将与伊朗保持和解

体育要闻

史上最真实的F1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娱乐要闻

汪小菲带娃出游 马筱梅小玥儿感情超好

财经要闻

特朗普签署 美国万亿减税支出法来了

科技要闻

盘古团队回应抄袭事件:严格遵循开源要求

汽车要闻

31.6万元起售 蔚来新ET5/ET5T/EC6冠军纪念版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数码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记住如果没有妈妈这个家早散了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同德推出更薄 RTX 5070 (Ti) GamingPro-S 显卡,RGB 灯仅限正面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